电力安全生产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安全用电,而且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旦发生大规模停电,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是灾难性的。现代社会,停电风险已经扩大为社会的公共风险。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可以防范和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危害,减轻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电企应急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急体系建设发展不均衡。当前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水电企业、四级以下施工企业受自身组织结构等因素影响,还没有完全开展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水平差,应急救援能力不足。而这些企业不是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就是从事高危作业,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很高,高概率突发事件和低级原始应急能力形成强烈反差,不仅对企业本身不利,还可能对社会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影响。
(二)应急信息和指挥系统建设存在不足。一是发电企业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明显落后供电企业,厂、网协调联动困难;二是目前电力系统应急信息、指挥系统还没有实现资源共享。没有与政府及有关部门联通,不利于高效、正确地应急指挥和及时、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一是由于应急预案的编制涉及的范围广,专业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加之部分电力企业人员素质不高,很难编制出符合要求的预案;二是部分电力企业为保证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要素全面、系统,编制了各种应急预案模板,很多基层单位照抄照搬,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没有认真开展风险分析和脆弱性评估,其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虚化了应急预案,起不到应急行动方案的作用;三是还没有见到国家对气象灾害定级标准,给预案编制带来困难;四是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性不够,其表现为涉及网厂协调、社会联动的应急预案,相关政府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没有做到无缝连接。
(四)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保证能力涉及国家政策法规、社会及经济等多个方面,同时涉及企业自身的条件和实 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电力企业要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五)预测预警能力不足。一是电力企业没有预测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能力,也没有与有关部门完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防范灾害能力不足;二是220千伏以下线路没有在线监测装置,部分500千伏线路在线监测装置、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监测装置不能正常使用,不能有效防范设备设施事故;三是大电网运行机理复杂,一些不可预测因素可能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
(七)应急能力评估尚未全面开展。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开展并完成了城市应急能力评估,近年正在开展高危和重要行业应急能力评估,如美国开展的应急能力评估着重于应急管理工作中的13项管理职能,209个属性和1014个指标。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还没有全面开展应急能力评估,这将阻碍电力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不利于高效有序开展应急行动。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七个途径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电力企业要建立并强化电力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强各级电力应急机构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相关职责,配备专(兼)职人员,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电力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梳理、修编和完善本企业的有关应急规章制度,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定保证。
2.电力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现实情况及自然环境条件,编制要素全面,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同时要做到电力应急预案体系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体系无缝衔接。
(三)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预测预警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电力企业要坚持深入开展隐患排 查治理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2.完善预测预警系统。电力企业要在充分利用现有预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预测预警能力,逐步实现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交换和共享预警信息,加大对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各类外部因素的监测力度。加强对重要设备设施的监测监控。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提高预警响应能力。
3.完善风险分析和脆弱性评估机制。电力企业要建设完善电力安全风险分析体系,系统开展脆弱性评估,要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发电企业同时应积极开展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提高预防和控制电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减少电力事故造成的危害。
(四)进一步加快电力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步伐
1.推进电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大中型发电企业、电力建设企业要加快建设步伐,争取与电网企业协调同步。要按照“功能实用、技术先进、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充分利用自身现有资源,加快电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应急值守、信息汇总与发布、指挥与协调、综合研判与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根据电网企业的特点,应建设电力移动应急平台,作为固定应急平台的外部延伸。
2.提高电力应急通信信息保障能力。电力企业要结合电力应急平台建设,补充完善电力系统现有应急通信手段,保障在开展应急处置期间通信信息的可靠性。
(五)进一步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加强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电力企业要积极组建和培养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形成具有不同专业特长,能够承担重大事件抢险救援任务的电力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加强对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战技能,配备必需的应急技术装备,并实现日常生产与应急救援的有机结合。
2.组建应急专家组。电力企业要组织建立电力具有电力专业、机械专业、气象专业、建筑专业、水利专业等应急所必需的专家队伍。要开展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建立相应数据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电力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抢险 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应急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
3.抓紧电力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要优化完善电力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重要电力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及紧急配送体系,实现物资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和共享。加强应急物资和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定期调整、轮换与更新储备物资,保证应急情况下的快速投入使用。
4.完善应急资金管理。电力企业要在年资金计划中,将应急资金列入计划中,同时应建立企业自筹、政府补贴、保险理赔、社会捐赠的应急资金运作机制。
5.完善其他应急保障体系准备。完善应急后勤保障、医疗保障等体系的建设。同时,应与交通、消防、水文、安监、公安等签订应急资源共享及应急支援协议。
(六)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培训和演练体系建设加快电力应急培训和演练机制的建立。
电力企业要健全培训和演练管理制度,完善培训和演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优化培训演练资源,完善培训方案,编制培训教材,形成以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以实际需要为导向,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格局。同时,电力企业应为社会宣传电力应急知识,培养电力应急专业业务骨干。
(七)加强应急能力评估
1.积极开展应急能力评估。要学习和借鉴工业发达国家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的经验,进行应急能力评估理论研究,建立电力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制订电力应急能力评估标准,开展电力应急能力评估活动。
2.加强电力事故灾害调查评估能力建设。电力企业要建立灾情快速统计系统,及时掌握电力设施受损程度和影响范围。健全电力突发公共事件灾害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灾情评估标准体系,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为科学合理的抢险救援、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3.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电力企业要建立电力应急抢险救援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电力应急过程中灾情上报与统计、综合研判、方案制定、队伍调用、物资调配各环节反应速度,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恢复重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