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安全在线

专业的应急安全产品选型平台
维德科技 多媒体调度
朗驰欣创 指挥调度
掌控无限 无线调度
科立讯对讲机供应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文章正文

平安城市中的“智慧”内涵

应急安全在线    2016-06-17  来源:安防知识网 字体【
H3C 多媒体视讯
     一、智慧城市中的智慧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IBM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人与组织、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可见,IBM更多的是从结构的角度去理解智慧城市。而我们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场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发展智慧城市,本质就是发展人类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就是指导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理念,相比IBM提出的概念,更为全面和适合中国实际情况。

  从信息系统建设的角度看,“开放、共享”就是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智慧城市的本质就是“数据运用”。

  唯有实现城市中所有信息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才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重构城市管理流程,激发人与组织的创造力,提高城市公共行政管理服务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交通设施的利用率和便捷度,缓解通讯瓶颈,保证饮用水安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如果平安城市的建设能充分利用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数据,无疑将把平安城市推向“智慧平安”的新阶段。

  二、平安城市的“智慧”现状

  尽管平安城市工程已经成为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平安城市的“智慧”并不多。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平安城市建设中的智慧不足呢?先让我们梳理一下平安城市发展的历程。

  1、2003年,起步阶段。

  2003年,针对新时期社会治安的复杂、严峻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原有独立、功能单一的安防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各厂家视频监控系统各自为战、格式迥异、难以共享已制约了市场发展的现状,在公安部科技局的指导下,以充分利用社会已建大量模拟监控资源为基础,研究最新技术发展,精心设计出“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标准体系”。

  2、2004年 - 2008年,全面发展阶段。

  为了以点带面,公安部进一步提出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选择22个省,在省、市、县三级开展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即每个省确定一个市,有条件的市确定一个县,有条件的县确定一个社区或街区为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试点。至此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并逐步成为各地平安建设的重点工程。

  3、2008年 - 2011年,数据标准化阶段。

  在公安部科信局的得力领导下,组织广大安防企业、大专院校、公安和社会用户等单位进行标准编制工作,到2008年为止陆续送审、报批并颁布实施了14项行业标准,简称GA/T669系列标准。GA/T669系列标准为监控系统联网建设、检测、使用、维护全方位进行标准界定,对引导、规范监控联网系统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GB/T 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规定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通信协议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GB/T 28181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SIP协议及通信机制,规划系统整体信令组网架构,定制专有系统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实现信令互联互通。重点是互联及通信协议结构、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信令流程和接口、专有协议命令集等等。解决了信息处理中难度最大的视频图像信息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问题。

  4、2012年 – 2015年

  目前,随着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视频图像信息整合共享工作的逐步推进,2012年2月份,公安部发布《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明确规定了未来三年全国公安机关关于视频图像信息整合和共享的工作任务。

  随着《任务书》的发布,各地的视频图像共享建设拉开了帷幕,这也意味着平安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整合社会网络资源、治安专用和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区域报警联网系统资源、社区安防系统资源、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交通状况监控系统资源、交通违法鉴别系统资源、交通导引系统资源、卡口车辆识别系统资源、灾害预报系统资源、环境污染监控系统资源等所有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各类资源,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和业务流程的重构,构建稳定可靠、功能强大的城市应急通信指挥体系。

  5、2016年,“智慧平安”的元年

  老牌平安城市厂家高新兴提出“智慧平安”的概念,通过“公安服务总线”打通大公安的所有垂直系统,通过“城市服务总线”打通城市中所有的垂直系统,建设城市级的人口库、法人库、城市空间与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库,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平安城市的建设提供真正的“智慧”。

  由上可见,从2003年到2008年,平安城市着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用行业内的话讲,就是“广布网、多装枪、抢地盘”的野蛮生长阶段。到了2009年,各种品牌的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解码器林林总总,竟然同一个系统内的设备都无法互联互通,海康的网络硬盘录像机接不了大华的摄像机,大华的解码器也解不了海康的码流,更为糟糕的是,各厂家之间不但没有开放共享的精神,而且自搞一套协议都不开放,只提供SDK。在标准制定上,更是各种博弈,导致花了3年的时间,才推出一个不完全版本的标准28181。

  又经过多年的推进,目前平安城市中各设备厂家在28181的统领下,数据基本能互联互通,但是“平安城市”与其他警种、其他垂直系统,与公安八大库(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全国在逃人员信息资源库、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资源库、全国出入境人员信息资源库、全国被盗抢汽车信息资源库、全国警员基本信息资源库、全国安全重点单位信息资源库、全国机动车驾驶员信息资源库)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仍然任重道远。

  平安城市与其他城市垂直系统(如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海关、航空、搜索引擎、在线即时通信运营商、社保等)的数据互联互通还在处于初步阶段。

  三、平安城市的“智慧”内涵

  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智慧”是一致的,都是对城市数据的运用,只有实现了智慧城市的“大智慧”,才能有平安城市的“小智慧”。

  平安城市的“智慧”包括几个层次的内容:

  1、 结合公安八大库,建设城市级的基础数据库。

  与公安人口基本信息库、在逃人员信息库、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出入境人员信息库、被盗抢汽车信息库、警员基本信息库、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机动车驾驶员信息库进行对接,获取银行系统、电信运营商系统、其他政务系统的数据,形成各种基础库、关联库和主题库。

  智慧城市的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基础信息库、地理空间信息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库等四大库,其中人口、法人和地理库和公安业务紧密相关。

  人口基础信息库

  通过对来自公安、计生、人社、民政、劳社等部门人口基础信息的清洗、比对,建立以公安部门的人口基础信息为基础、以全国统一的公民身份证号为唯一索引的全市统一的、标准的、完整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

  法人基础信息库

  是通过同步国家工商、国税、地税、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间的企业基础信息,如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件号码、一般经营项目、成立日期、组织机构代码等数据,形成的基础数据库。

  地理空间信息基础信息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从测绘等部门获取的一些最基础的、为社会各行业和公安业务部门所共用的常规的公共地理信息(包含建筑物、道路、水系、植被等)。这些信息在应用系统中,主要发挥着背景地图的作用和定位参考的作用,是公安警用地理信息应用的基础,为全局各单位所共用。可分为数字线划图(DLG)、遥感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栅格图(DRG)、三维实景(R2S)和立体影响实景。

  宏观经济库

  宏观经济数据库作为四大基础库之一其应用支撑平台,具有统一身份模型与权限管理、统一元数据管理、自动化建模与数据集成、资源目录与共享交换等主要功能。

  2、 建设“城市服务总线”,实现所有城市垂直系统数据的“开放和分享”。

  “城市服务总线”是高新兴提出了用于解决城市垂直系统(如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海关、航空、搜索引擎、在线即时通信运营商、社保等)的数据互联互通的新型方案。“城市服务总线”由不同的子总线组成。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打破信息孤岛格局,“城市服务总线”为大数据分析挖掘提供了必要基础。

  在构成智慧城市的各行业中,“城市服务总线”可部署在行业应用与基础资源之间,发挥如下作用:将分散在各应用系统中的数据集中汇总、统一监管,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处理提供清晰完整的数据报表及动态图形;构建多种通用的交换模式,为不同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信息资源交换服务;构建安全、可靠、稳定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体系,提供认证、授权、加密等基础安全保障机制;对信息资源进行梳理、编目,实现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的快速定位、检索与使用;采用统一标准对外提供数据服务,使数据按照一定业务规则成为可复用的信息资源服务,便于为其它数据资源平台提供数据传输及访问接口。

  3、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城市级的安全应用平台。

  采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实现公安大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的分析与综合利用。拓展传统数据的应用模式,实现对大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实现人流分析(城市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社会关系、亲属关系、通讯关系、就业情况、消费情况、活动轨迹)物流分析(车辆识别和跟踪、危化品管理)信息流分析(网上三非传播、网络交流监控、舆情分析)资金流分析(银行资金流转)。

  实现综合比对通讯数据库、消费数据库、出租房屋人员数据库、社会关系数据库、重点人员数据库等进行大数据挖掘。提供基于大数据的人流分布、车辆轨迹、社会关系、通信信令挖掘、居民生活异常分析、危险品分析等功能,挖掘反恐线索、提高反恐应急处理效率。

  在分析应用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析需求,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以支持不同的应用,主要包括全文检索、轨迹分析、文本分析、可视化分析、车辆分析等。

  全文检索:全文智能检索系统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高性能、灵活的全文索引和检索引擎,可以实现对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的全文检索,并提供多种检索方式,从而满足对公安业务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查询强度大、时效性要求高的需求。

  轨迹分析:轨迹,是指一个点在空间的移动时所通过的全部路径。无论是普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是犯罪行为,作为一种运动形式也有自身的运动轨迹。人员轨迹分析,则是通过各种数据,查明人员历史活动信息中的各个活动节点和移动线路以及在时空坐标上的分布情况,并表现成为一组或多组能够反映人、事(案件)、物的活动或分布情况的时空数据,以达到预防犯罪和侦查破案的目的。人员轨迹分析功能是指依托旅店入住的登记信息、公安流动人口管理以及社会信息资源(如社区管理系统)中的流动人口管理等系统的数据来源,对各种人员按照公安五要素(人、地、事、物、组织)进行关联分析,对旅业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各种大数据的关联查询和统计分析,并在系统中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人员轨迹分析功能主要包括旅业人口入住分析和流动人口分析。

  旅业人口分析:通过大数据平台内搜集的全市各旅店的入住信息,对全市的旅店详情、入住旅客、主要来源地等进行统计分析。其应用价值体现在根据各地区旅馆入住人数反映各地区流动人口分布、根据旅馆详情反映各地流动人口的入住情况,根据流动人口来源分析流动人口重点来源。

  流动人口分析:用于对流动人口的流动频率及占比进行分析,可以使主管部门根据流动人口类型占比、分布、排名及来源分布、占比、排名等多种角度来分析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因素。流动人口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旅店入住数据、社区流动人口采集系统以及其他采集途径。

  案情文本分析:公安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报案记录、案情描述、电子笔录,这些数据的形式是自由文本。为了分析案件的规律、实现案件的串并,办案人员往往需要阅读大量的案件信息,为办案人员带来了很多繁重的任务,也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为此,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的开发案情文本分析和挖掘的应用,从大量的案件记录中有效、快速地发现案件规律、犯罪趋势、破案线索,为公安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文本挖掘:文本挖掘技术用于在自然语言描述的文本信息中抽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能进行相关的处理分析。

  车辆分析:由卡口系统提供源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处理之后的过车记录生成索引信息,通过检索引擎生成检索结果,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可扩展的自定义算法容器库输出统计分析结果。用于车牌车分析、车辆轨迹分析、区域碰撞分析、昼伏夜出分析、首次出现分析、落脚点分析、区间测速分析、积分监控分析、跟车关联分析、过车频度分析等。

  四、“智慧平安”的新型社会形态——“链式社会”

  “链式社会”是高新兴提出的新型社会形态,特别适用于治安形势复杂严峻的地区。

  我们认为:社会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社会管理最有效率的手段,是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有的社会管理体系的理论体系,都是以“人”为基础,为了管好人,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系统和工具。人还没有出生,就被“产检记录”管理,出生后,被以“身份证号码”为标识的各种身份系统管理,身份证、驾驶证、户口本、计生证、毕业证、职称证、健康证、死亡证等等。人的财物,也被各种系统管理,例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存折银行卡等等,这些财物管理系统,归根结底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社会结构相对单一,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采用这种理论思想构建的各种系统,也发挥了高效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链”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社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以“人”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各种管理需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逐步建设以“链”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系,在技术上已经成为可能。

  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三种链:

  1、社会关系链

  简称“关系链”。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链比较清晰直观,例如血缘关系链:父子、夫妻、兄弟、亲属等,人际关系链:上下级、同事、客户、同学、同乡、同行、邻居、师生等。社会关系链是一种直接关系,我们称为强链。社会关系链也非常稳定,构成了社会的基本框架。

  “关系链”可以成为“交换链”和“影响链”中重要的放大系数因子。

  2、物质与信息交换链

  简称“交换链”。

  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与其他人产生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只要这种交换行为产生了,两人之间就建立了“交换链”。最典型常见的就是“通信记录”和“银行交易记录”。

  “交换链”是一种强链,反映出两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在古代,以物质交换链为主。在现代,信息交换链的数量远大于物质交换链,在大多数情况下,物质交换伴随着信息交换产生,例如网上购物、银行转账等等。

  3、相互影响关系链

  简称“影响链”。

  当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对另一人产生影响,这两人就存在相互影响关系链。例如,小区里的保安与小区的住户,保安的活动对住户存在影响,两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链;又如,A上班时需要乘坐8路公交车,B上班时也需要乘坐8路公交车,A与B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关系链。从交通的角度:因为A和B存在资源竞争,8路公交车存在几千条这种链,那么交通上就形成了瓶颈。从治安的角度:如果A在公交车被偷窃,那么B可能就是目击证人。

  把每一个人的“链”用大数据平台管理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链式社会”。

  传统的平安是一种“狭义”的平安,建设思维是为管理者(公安、城管、应急指挥)提供强大的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获得平安。在一个相对平和的城市里,安全形势简单,管理者拥有强大的资源,“管理者侧”的各种工具的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城市里,形势复杂,各种工具的边际效用显著下降,如果只是一味增加投入,增强“管理者侧”的工具,效果并不会明显。这时,加强对“被管理侧”的管理,效果会明显很多。

  “链式”理论,是位于“被管理侧”的管理,从源头上减轻管理者侧的压力。传统的平安城市中的治安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将被纳入“链式”社会管理体系中,是体系重要的数据入口。

  视频监控系统、人脸卡口系统、车辆卡口系统、公安八大数据库、银行信息系统、电信运营商信息系统等等信息系统,为“链”的生成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链”本质上是大数据的应用模型,是把平安城市的管理对象——人,作为大数据中的一个元数据。每一个人,只要具备社会性,产生人际交往、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的行为,就会被“链”入系统中,“链”入城市的大智慧中。 


分享到:
关键词: 平安城市 视频监控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宝利通视频通信专业供应商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在接受《人民邮电》报独家…
2018年12月4日,2018中国“互联网+”峰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
11月8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工业互…

资讯排行榜

富晋天维 指挥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