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安全在线

专业的应急安全产品选型平台
维德科技 多媒体调度
朗驰欣创 指挥调度
掌控无限 无线调度
科立讯对讲机供应商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文摘 » 文章正文

应急指挥中的网络支撑

应急安全在线    2009-08-07 字体【
H3C 多媒体视讯

  1.2 广域接入网改造

  由于应急指挥系统部署业务系统众多,新增的网络业务会造成带宽资源匮乏情况,尤其是各个相互协作的应急指挥中心间的广域网,下面通过对业务系统的流量,评估广域网带宽:


  上述业务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带宽峰值主要受视频会议、数据共享、图像接入系统等流量大的业务影响,应急综合应用系统有所不同,对业务流量影响不大。考虑到冗余和安全加密等对带宽的消耗,为满足应急工作峰值应用的需要,建议应急平台接入带宽应该不低于155M。


                     图3 广域接入网建设模式

  广域接入网推荐采用两种建设模式:树形组网和环形组网模式,如图3所示。应急指挥中心横向通过RPR弹性分组环网技术将各专项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互连,保证高带宽的同时保证高可靠性。各下级指挥中心则通过双归属方式接入。

  同时,建议在规划应急指挥系统的时候,一定要规划广域网的备份方案,如3G数据传输、卫星通信等线路作为备份,同时各种线路间能够实现快速切换,保障业务不中断。在应急指挥中心、各个专项部门都要租用某个运营商的线路作为备份使用。通常情况使用电子政务内网作为应急指挥平台的主网络链路,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链路切换机制启动备份链路,以确保各部门与应急指挥中心的连接,确保应急业务的有效开展。


                     图4 广域网备份方案

  1.3 应急移动多媒体平台

  应急移动多媒体平台实现现场指挥功能,由平台网络支撑、图像接入管理、视讯会议管理、应急语音调度系统、应急综合应用系统等组成,通常分为大型移动平台、小型移动平台和单兵平台,各类型平台会根据运输平台情况对系统进行相应裁减和便携化。平台支撑网络主要包括上传线路、核心交换和现场无线接入,如图5所示。


                    图5 应急移动多媒体平台

  上传线路以卫星线路为主。移动平台需要与指挥中心进行多媒体交互,对带宽的需求较高,目前采用VSAT卫星通信系统方式较多,同时还可通过3G方式进行线路备份,满足平时和战时的不同场景的应用。

  核心交换区包括图像接入管理、视讯会议管理控制、应急通信调度系统和应急应用系统等的互联接入。现场无线接入主要实现移动平台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单兵便携设备的无线接入,主要是语音调度和现场图像等业务的承载。移动平台通过现场无线接入即百兆带宽的802.11n技术将前端单兵情况进行采集汇总,经现场指挥官综合研判和决策后将关键信息通过核心交换上传,传输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将相关指令和指示传达到移动平台,从而实现应急联合协调处置。


  附:关键技术介绍

  RPR技术

  RPR即Resilient Packet Ring弹性分组环(IEEE802.17),是一种新型的MAC层协议,可运行于SONET/SDH、DWDM和以太网之上,能达到电信级收敛速度,因此成功应用在各种要求高可靠性的IP城域网和广域网。同时RPR技术也为支持大容量的多媒体业务而设计,如扩展性好、带宽利用率高,支持拓扑自动发现机制、物理层多样性,支持广播和组播、快速保护机制,通过支持带宽预留业务以及速率限制提供流量等级保证、公平的节点带宽分配等。

  应急联动需要各个专项部门之间进行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业务交互,业务具有多样性和突发性,同时在高可靠方面有突出要求。RPR技术属于成熟的电信级广域网技术,具有良好的业务复用性,能充分保证各应急联动业务的复合承载;RPR收敛速度可达到50ms,保证应急联动业务不间断;此外RPR良好的扩展性、拓扑自动发现机制、物理层多样性等优点,简化了应急联动的广域网建设和管理。随着应急联动交互业务不断增加和延展,RPR技术能够较好满足目前和未来的应急联动应用的广域网承载。

  卫星通信技术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尤其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卫星通信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主流的卫星通信系统有低轨道卫星、海事卫星和Ku频段VSAT等。应急指挥需要对一线或现场情况进行全面直观的了解和掌握,需要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业务,数据传输带宽是关键。VSAT卫星通信系统能提供最高达8Mbps的传输速率,优势明显。VSAT卫星通信系统分为动中通、静中通和便携站,其中动中通的关键是在静中通基础上持续稳定保持方向的天线稳定平台,而便携站则是静中通系统的小型化便携化。该系统传输有几种模式:移动站到移动站,移动站到中心站,移动站到中心站再到移动站,考虑卫星信号强度通常推荐移动站到中心站的传输模式。卫星通信网络的关键特性包括:误码率(BER为10-6)、时延(同步轨道往返为500ms)、信道不对称(速率/丢包等不对称)和TCP业务的管道效应。通常在卫星信道中使用标准机制来增强TCP(RFC-2488),可采用MTU发现、前向纠错FEC、慢启动和拥塞避免、快速重启和快速恢复,以及TCP大窗口等方法来改善TCP/IP的卫星传输性能。从应急通信系统角度卫星通信技术将在高度机动性和强大传输能力两个方面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应急通信系统的常态化、网络化,快速部署、机动灵活并且可持续工作。




分享到: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宝利通视频通信专业供应商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在接受《人民邮电》报独家…
2018年12月4日,2018中国“互联网+”峰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
11月8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工业互…

资讯排行榜

富晋天维 指挥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