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31日在京举行。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活动主题强调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应急技能人人掌握的重要性。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飞机起飞前空姐的应急演示,讲解飞机遇紧急情况需要迫降时,如何氧气面罩,确保呼吸畅通。本意让乘客掌握逃生技能的演练,却成了空姐的“独舞”。氧气面罩在哪?怎么操作?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虽然飞机的事故率很低,但危险真的来了,在极短时间内,乘客能够熟练地自救,能有几人?这种应急表演有意义吗?
生活中由于不掌握应急知识和逃生手段而丧生的例子比比皆是。火灾中去世的大多是窒息而亡,并不是被火烧死的。火灾来了,浓烟滚滚,人们要自救,必须将毛巾弄湿后掩住口鼻,俯身前进。火灾来了,连惊带吓,逃生大打折扣,不都是由于缺乏平时的演练吗?
想起20多年前,家里平房的那场火灾。夜里土暖气中未燃尽的煤引燃了独轮车,随后导致小棚子烧毁。噼噼啪啪的啤酒瓶炸裂声和母亲的叫喊声将我惊醒,我竟然两条腿的裤子都没穿上就出门了,也不知道叫醒街坊四邻来救火,更不知道到外边迎接消防人员,一切都懵了。自己哪经过救火的经历呢?等消防队员灭了火,还问人家是否收费呢?不是太可笑了吗?消防队救火是责任,连这点儿常识都没有吗?
应急演练关键在练,不在演。演是台上人员,练是台下人员。光演不练是走形式、摆架子,起不了作用。什么是真正的演练?让我们看看汶川地震发生时,地处北川桑枣中学原校长叶志平是怎么做的吧。
在地震前的几年中,叶校长对教学楼的质量担忧,于是,他到处化缘,筹集资金几十万,对楼房进行加固。同时,定期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进行逃生演练。由于平时训练有素,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后的1分36秒中,全部井然有序地疏散到学校操场,而叶校长当时根本不在现场。当然,叶校长也不担心学校会出问题的,因为平时的演练足以发挥作用。不出叶校长所料,全校20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这是多大的功劳啊!试想,如果没有叶校长平时对师生员工的训练有素,加之楼房的加固,怎能铸就叶校长的丰功伟绩呢?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将广泛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学校师生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号召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但应急演练重练不重演,只有让人们真正学会了应急处置技能,当危险真的来了,才不会麻爪。
飞机起飞前的应急演练不能没有,但关键要让乘客练起来,掌握逃生技能,否则就是走过场,灾难来了也用不上。
飞机应急设备知识科普,万米高空安全感+1!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