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无情,政府有爱。近年来,我市各类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突发态势,全市减灾救灾进入了一个常态化阶段。昨日,市民政局在部署救灾工作时提出,通过提升灾情信息管理运用能力、救灾指挥协调能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及时应对各类灾情。
近年来,自然灾害呈现出高频率、种类多、范围广、破坏性大的特点,防灾减灾形势严峻。根据近20年来的灾情分析,我市以旱灾、冰雹灾和洪涝灾害为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年受灾人口约1万人。从我市近年的情况看,2009年、2010年全市性冬、春、夏三季连旱,2011年的洪涝、冰雹灾害,受灾面积大,灾害损失严重。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已发生旱灾、洪涝、风雹等灾害30余次,受灾人口多达17.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
市民政局局长任建忠分析,面对新形势,民政救灾存在灾情信息收集掌握能力弱、救灾协调指挥能力弱、救灾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弱、救灾快速反应能力弱等四方面薄弱环节。
接下来,我市将着力提升四方面救灾能力:提升灾情信息管理运用能力,建设好1500余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加强培训,同其他部门建立灾情会商机制,严格灾情统计制度;提升救灾指挥协调能力,今年建立救灾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提升救灾物资保障能力,采取新建、扩建、共用或租借等方式,积极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场所,加强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反应能力,下半年拟进行一次民政救灾实地演练,检验民政救灾队伍快速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