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违法停车已被电子警察记录,请尽快驶离现场,不要影响道路通行。”在一个没有警察执勤的路口,一位车主心怀侥幸地停下了车,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两分钟,他就收到了交警的电话通知,让他尽快驶离现场。
仿佛一双隐形“眼睛”,时刻监视着来往的车辆。在上海进行交通大整治的当下,车主发现不少路口的警力明显增多了,但比交警更厉害的,是这些时刻紧盯着路口违章车辆的“眼睛”,即使想打个“擦边球”也瞒不过它们。这些“眼睛”就是静安交通勤务指挥平台在全市率先启用的“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装置”,上海公安部门可以借助图像视频、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扩大非现场执法覆盖面。
这些“眼睛”的背后,则是上海电信利用大数据技术,让系统可以综合分析画面内车辆运动轨迹、静止位置和时间判断,并且通过多种数据算法来实现对多种交通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年底前,静安区将有50个路口装上此类装置,未来将在全市推广。
既“严格”又“人性”的识别装置
电子违章拍摄在交通管理方面早已启用,但是其用途单一,一个摄像头只能识别一种违章行为,如果要识别多种违章行为,则需要安装多个摄像头。而随着上海交通大整治的展开,警力不足成为困扰交警部门的一个难题,即便在路口增加多位辅警,也不能保证没有“漏网之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电信和公安部门合作,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此前覆盖面非常广的治安监控设备,建设“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装置”,最终提高执法效率。
“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装置”可以识别的交通违法行为多达10余种,同一个设备既能查处闯红灯等影响安全的违法行为,也能自动识别压实线、违法掉头、滞留网格线、逆向行驶、违法停车等常见的机动车违法行为,解决了此前在一个路口安装多个摄像头的麻烦。实际上,每个路口的违章行为特征各不相同,有的路口压黄线比较频繁,有的路口总是出现违章停车现象,有的路口超速的司机比较多,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上海电信设计的智能识别装置更具针对性。“针对各个路口的实际情况,目前每个路口的智能识别装置可以判断的违章行为是不一样的。”负责实施该项目的上海电信相关人士介绍说。
这套智能识别装置犹如“鹰眼”一样犀利,即使有一点点的违章也逃不过它的眼睛。但这也可能带来“太死板”的问题,比如有时车主为了避让而压线,这样的罚单会不会“太亏”了。为了不冤枉车主,在智能识别装置拍摄下违章行为后,还要人工审核,智能识别装置会输出四张不同角度的照片,以及违章行为前后各十秒的视频传到静安交警勤务指挥平台,后台交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给车主开罚单。除了记录违章,一旦路口发生车辆碰擦、路口拥堵等,智能识别装置也可以主动发现、主动干预,让相关部门更加快速调派警力。
“非现场执法”将在全市推广
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仅靠人力管理交通显然行不通。智能识别装置的上线,弥补了警力不足,民警即使不在马路上,也可以开展整治工作。警方表示,推广“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装置”,就是推广24小时不休息的“警察”,就是向科技信息化要警力,通过提高执法效能来解放警力,真正把警力用到那些不具备电子警察执法条件、而需要人工执法和管理的地方去。
今年底前,公安部门将在静安区确立50个路口作为试点。要筛选出适合安装智能识别装置的这50个路口,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排摸工作。电信人员要跟着交警一个个地去实地查看每个路口的具体情况,包括摄像头的高度、角度、光照、遮挡物等,对每个路口的实际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并且和后台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该路口是否适合安装智能识别装置。确定50个点之后还不算完,由于每个路口的违章特征不一样,每个路口都要有各自的解决方案,电信技术人员还要结合实际调查情况和静安交警勤务指挥平台的各类数据、照片,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
如今,静安区已有不少路口安装好智能识别装置,上海电信又派出技术人员驻守在交警勤务指挥平台前,除了对系统进行建模和调优以及日常对接外,他们还要对公安的技术人员展开日常培训,因为在智能识别系统“眼”中的交通画面和交警在现场执勤时看到的情况并不相同,在这幅画面里,不同颜色组成的方框代表着车辆、道路等,要让交警尽快熟悉通过智能识别系统进行“视频巡逻”的方式。
今年完成这50个路口智能识别装置后,上海电信还为公安静安分局做好了三年交通大数据的规划。在ICT2.0时代,这种有利于让交通、治安等各类信息互相支持、综合运用、形成合力,最终服务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模式,也将在全市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