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腾讯发布路宝盒子,入股车联网企业,阿里与上汽达成合作之后,8月22日,百度推出了车联网新品CarNet,或将与广汽传祺携手布局车联网。随着IT巨头们的加入车联网推上了风口浪尖上的热议话题。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中国车联网用户规模将达4000万;未来5年,中国车联网产业的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车联网市场爆发增长已成为行业共识,尽管未来发展方向尚未清晰,但现代版的“群雄逐鹿”已经开始上演。
谷歌与特拉斯联合发布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有66亿互联物体,其中汽车预估有6200万辆,将会是第三大互联网物体。车联网概念出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超过1.37亿辆,并且每年新车销量约2000万辆。据分析机构易观智库预计,到2015年中国车联网用户的渗透率有望突破10%的临界值,届时,中国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汽车智能化正方兴未艾。
据尼尔森公司2014年的一项市场调查表明,有87%的用户知道“智能汽车”这一概念,但熟悉相关功能的只有11%。基于不高的熟悉度,将近半数的用户并没有兴趣拥有智能汽车。有业内人士坦承,对目前国内汽车智能技术发展,消费者认知的重要性更甚于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在尼尔森公司的同一项调查中,有45%的被访者在购车时会优先考虑车载智能系统,这一比例仅次于用户对安全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技术和变速箱技术的提及率。而在2012年尼尔森汽车电子配置需求研究中,有36%的被访者购车时会优先考虑智能系统,这一比例在两年间上升了9%。其中D级及以上车主会更多地考虑智能系统,这一比例从2012年的47%上升到了2014年的55%。调查表明,中国目前有42%的车主装配有车载智能系统。而另一项覆盖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跨国调查显示,在装配有车载智能系统的车主中,中国车主对相关功能的使用频率高达94%,远高于欧洲车主的74%和美国车主的67%。
由此可见,智能汽车离人们还有一段距离,而发展车载智能系统却是当务之急。作为车载智能系统的载体车载智能终端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形态和功能才是符合市场需要的呢。
从中国车主对各功能的使用情况来看,除了传统的倒车影像、蓝牙免提等功能外,车主对大触屏、联网功能的需求正在增强。网络浏览资讯、在线地图导航、在线音乐等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
同时,智能手机的应用受到更多的关注,已装配的车主对其功能的使用也比较频繁。有63%的被访者希望智能手机能与车载智能系统相连接,随着IT企业的介入,这一比例在未来会有更高幅度的提升。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智能汽车大多是针对汽车与用户本身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进行交互设计,更多的是人车交互。而未来的车联网,本质是以汽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通过汽车收集、处理和共享大量信息,实现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网络的互相连接。车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车联网的实现终归是以智能终端的发展为载体。对于汽车后市场厂商来说,立足于车载智能终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对车辆和用户信息的动态管理,把握先机,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成功淘金。
后市场一些企业正在积极的进行布局,路畅科技公司进行的大屏机项目在人机交互、功能融合、系统订制、车机手机互联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他一些导航企业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奋起发展。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厂商的不懈努力,届时的车载终端市场将会迎来另一波发展高潮。
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关注始终是驱动这一市场不断向前的推动力,智能科技的崛起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指明了整个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前瞻性的眼光以及更加前卫,更具包容性的智慧科技配置,也必将辅佐后市场品牌不断向前,开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