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河北首次地理信息无人机火灾现场信息监测实地演练在承德市圆满举行。这是该省首次举行“监测、处理、传输”空地一体化实时应急保障演练,旨在评估无人机系统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技术性能、卫星通信系统的地理信息数据传输能力、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及单兵图传系统在地理信息应急监测活动中的技术能力、河北省地理信息应急支撑系统的保障能力,测试现场数据、图像与省政府值班室、省森林防火办、承德市政府的传输情况。
河北省北部为山地地貌,森林覆盖广,春季干燥,为森林火灾易发地区。因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及时处置,领导部门和救援人员如何及时掌握情况,快速决策和救援,对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河北省地理信息局组织技术力量,研发了“地理信息应急监测及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及卫星通讯技术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地理信息服务,使救援决策部门于千里之外即可了解灾情的实际情况,图像、声音实时传输,灾情分析、求援力量配备、道路选择等一目了然,如身临其境。
为确保演练达到预期的目标,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在省应急办的领导下,联合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承德市政府等部门成立了地理信息应急监测指挥中心,设置协调、现场、后勤、宣传等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演练方案。各小组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26日9时,随着石家庄指挥中心“演练开始”的命令,“地理信息应急监测及卫星通信系统”启动,与演练现场、省政府应急办全部联通。9时20分三角翼飞行器起飞,拍摄演练现场ZC-5无人机系统工作实况。9时30分,ZC-5无人机升空,在演习区域进行巡航监测,执行视频、红外地理信息监测任务,机载DV机拍摄的现场画面,通过卫星通讯设备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11时10分,无人机到达演练预设的燃火现场,发现起火点并及时报警,同步开展监测工作,无人机系统自动生成起火点位置信息,通过3G方式向指挥中心传输。指挥中心通过北斗系统以短报文方式将起火点位置等相关信息发送给救援人员,救援人员据此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12时,救援人员顺利赶到火灾现场,ZC-5无人机完成阶段监控任务胜利返航。
担任火灾监控任务的ZC-5无人机系统由ZC-5无人直升机子系统、卫星通信子系统、单兵图传子系统、北斗导航定位手持终端和河北省地理信息支撑子系统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实现灾情遥感数据的快速获取和数据远程传输、灾情监测、救援队伍定位、救援指挥和调度等,并将现场视频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转接至省政府值班室,为领导提供火灾现场地表的影像信息。ZC-5无人直升机起飞重量450公斤,抗风能力6级以上,测控半径200千米,续航时间达4-6个小时,能够适应山地丘陵地区气象条件的飞行,可满足全省地理信息应急监测任务的需要。
整个演练在紧张、有序中进行,各单位、小组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积极协作。全体参演人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各自的演练角色中,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次演练全面检验了地理信息应急监测及卫星通信系统的功能作用,对监测、处理、传输等系统集成应用,实施灾害现场空地一体化实时监测进行了实战探索,发现并修改了现有地理信息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为建立健全全省地理信息应急监测报告制度提供了客观依据,全面提升了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同时也显示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突发事件中不可替代的服务保障作用。
河北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省地理信息局、承德市政府、中国航天五院503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60研究所、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共同参与了这次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