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高配置均衡布点
视频监控系统虽然说不上到哪儿都能唱上主角,不过在港口安防子系统中是最吃香的。在责任划分上,其承担的主要还是为各级港政部门对各港口生产作业场所、防护区域提供图像、声音、报警数据,以为防盗入侵、生产安全以及反恐所用。
前端:高配置均衡布点
相对小区、工厂、地铁等区域来说,港口监控距离比较远,一般涵盖范围达300~500米。加之布点位置有限,每个点所要监控的范围自然就大得多,因而监控前端一般采用“高性能摄像机+长焦镜头”的高配置模式。
由于技术局限性,早期绝大部分港口项目都采用国外品牌的模拟摄像机,利用D1(704×576)图像进行分析。随着高清摄像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铺开,一些港口项目在设计时开始尝试引入高解析度设备。与此同时,军工级的远红外夜视技术、主动式激光照明技术、低照度高效透雾技术和高清晰度远焦透雾镜头也以各类组合形式陆续融入港口监控前端,更有甚者将高清CCD透雾摄像机、高清透雾镜头成像系统、红外热成像夜视系统、激光补光夜视系统、高精度数字云台、特种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高密度防护罩、功能软件、控制软件等高度集成在一起,实现多传感器远距离昼夜图像感知系统一体化,实现几倍或几十倍于传统监控设备的观察范围和夜视能力。
港口监控前端的布点颇为讲究。据上海安维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范柘透露,出于安装稳固、便于检修和方便接入光纤需要,港口视频监控摄像机布置主要选择靠近港区周界的塔架上,在没有塔架的区域,则选择在建筑物的顶部。摄像机高度不宜太低,通常在10米到15米左右。考虑到摄像机自身安全和全覆盖要求,摄像机布设的基本策略——“环环相扣”,按照“环环相扣”原则,保证对任何一台摄像机进行破坏的行为都会被临近的一台摄像机观察到。在关键部位,如码头两端,在同一灯杆上使用4台摄像机拼接成一个接近180度的视角以满足全景监控的需要。通过摄像机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安防体系,体系自身也具备防御功能。
港口监控几乎覆盖到整个港区、临港产业园以及物流中心区。其中包括到集装箱码头、保税仓库等货物集散地的监控;海关监管的重点场所;帮助海关边检部门掌握辖区动态,开展反偷渡工作;码头前沿的船港界面;危险货物作业过程;重大危险源;引航;港口设施保安计划落实情况;进出港车辆、人员、船舶、货物。
传输:有线搭无线 3G、WiFi或上位
在港口码头中,由于港区面积太大,对于防火防盗的又都比较高,线路架构要求全面,因而港口内部通常采用“光纤+电缆”的有线方式连接。又因布局结构复杂,线路敷设困难,项目中一般利用港口现有冗余线缆资源。而在陆域上的进港通道、码头前方装卸作业区和港口后方等区域,因其远离主办公大楼、施工布线或将破坏及影响原有基础设施,一般采用无线传输的解决方案,解决位置变动频繁及不方便铺设有线网络之难题。
当前无线监控系统构建多是基于IP的无线OFDM微波技术之上。然而近几年来,一些港口在改建过程中,也在开始尝试将业务管理应用上成熟的3G和WiFi技术整合至安防系统中。
视频分析风头不减
受访中,厦门蓝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副经理王雪丽表示,3G、WiFi等高带宽的网络模式除了方便手持、车载等移动监控设备接入,在海面上也为那些停泊在港口的游艇与商船提供了宽带接入的机会。沿海港口与无线宽带可以为船主在码头特定范围内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高品质的 WiFi宽带接入访问服务。另外,码头的WiFi还可协助停泊船只的水手远程监控可用来测量岸电压和船底泵活性。
视频分析风头不减
国内港口的投资主体或政府或国企,在项目规划时很少顾虑投资成本,成熟稳定的新技术极易被消化。由此,在智能分析技术应用上自然而然也是先人一步。而历经数年的实践考验后,智能分析技术在港口应用已显得游刃有余,内容也在不断丰富,风头不减当年。并一直在从传统的物体移动检测、物体滞留检测、移动路径监测到到智能跟踪、吃水线检测等应用方向扩展。
针对港口,部分厂家推出基于目标的智能视分析系统(传统技术是基于相机)。由于目标分析是建立在一个系统上,突破了单支相机对信息的束缚,方便在整个港口层面上,协同其他监控资源,确保对感兴趣的监控目标进行持续跟踪。并透过多个摄像机信号分析,集成读写在同一张卫星图上。如此一来用户便可对当前的安全态势一目了然。
在港口视频分析技术上,比如克服波浪、水面反光上也取得新的突破。另外,部分专注于视频智能分析的厂商也有推出一些特殊功能,比如在石油码头和煤炭码头,可设定消防感兴趣区,在集装箱卡车通道设定超速感兴趣区。深圳亿承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国强也表示,智能分析在港口应用日益多样化,在项目中可以根据不同码头的特点,在系统内增加一些相关的功能模块,对一些特殊港口区域实现特殊功能监控。如,在石化能源码头,增加防火与温度感应功能模块,可实现防火防爆的预警探测自动识别预警;在集装箱码头客运码头区增加视频图像智能识别预警功能模块,可实现防盗预警功能,加强货物的安全性能;在军事港口区域增加特别区域防入侵监测模块,以加强军港的保密性。
在安维尔范柘看来,港口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未来将继续朝“宽”、“深”两个维度拓展。“宽”是指将视频分析应用到港口的不同领域。智能分析功能其实特别多,针对港口,可以与用户进行沟通,由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本身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港口和视频分析公司之间沟通可以为港口带来很多全新的问题解决思路,挖掘到更多切合实际需求的功能。智能视频分析可以解决港口的许多特殊需求,尤其在安全生产方面。例如在集装箱堆场干道的违章停车问题,集装箱卡车在桥吊下停车位置不准问题,煤堆场自燃报警等等;“深”的一个方向,就是将智能分析做得更精准,比如自动识别的精准度,并将一些新技术转化成产品。
联网:全国“一盘棋”
除了保障安全生产外,打击走私、贩毒甚至反恐也是港口安防重要的内容。诸如入侵偷盗、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都是对安防系统应急智慧的深度考验。
然而,由于既有体制弊端,早先海关、港口公安局、港务局到港区管理中心、航运处、海事局、边防等港口管理部门在安防系统建设上,时常处于单打独斗、条块分割的状态,各机构之间信息闭塞,在危害来临之际,时常陷入被动。
事实上,从视频通信技术发展角度上讲,基于全局的视频指挥调度技术日趋成熟,其完全可以带到港口安全防范中。通过深度集成以及在不同的监控中心全部统一部署综合管理平台,可形成对不同监控中心的监控点位分配和权限控制,正常情况下,各部门根据职能不同都有自己的可控可看监控画面,紧急时刻各部门可统一至一个画面,实现紧急情况下可以实现码头公司、海关、国税、海事、边检、公安等多个交叉部门共享视频资源,还方便统一协调和应急指挥。
横向的资源整合眼下刚起步,纵向的全国组网却已基本实现。为实现上级管理部门对港口生产的管理, 2011年7月,交通部水运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国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系统建设的具体要求。截至去年年底,已有辽宁、天津、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海南等11个省级港口管理部门建起了港口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大部分实现了与部级系统的联网与数据交换,全国港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已然形成。
在此过程中,各港口企业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到所属地市级港政部门,从而进一步建设全国港口远程网络视频监控平台。交通部通过监控平台进行保安核验和应急指挥;而各级港政部门通过建设好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各级港政部门通过网络随时查看各港口企业安全及保安情况,并能对港口企业安全及保安进行工作指导,实现集中远程监控。
另外,因应“第4代港口”强调的港口之间的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的需求。在港口建设领域,我国“十二五”期间将打造成“3233工程”,除了前面所述的构建部省市3级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外,还将开展“港口经营、港口安全及保安、港口基础设施”等3项核心业务应用,重点建设“港口经营、港口基础设施、港口重大危险源”等3个基础数据库。
届时全国将形成一个体系完整、互联互通的全国性的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级港口管理部门之间的包括安全防范信息在内的资源共享,推动实现全国港口管理“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