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多元化为相关产业AI化的加速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基础和更加丰富的选择。
“人工智能带来指数级增长的算力需求,计算产业正面临着多元化、巨量化、生态离散化交织的趋势与挑战。一方面多样化的智能场景需要多元化的算力,巨量化的模型、数据和应用规模需要巨量的算力,算力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继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从芯片到算力的转化依然存在巨大鸿沟,多元算力价值并未得到充分释放。如何快速完成多元芯片到计算系统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10月26日举行的2021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CC2021)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学家王恩东阐释了计算系统创新在计算到智算转变的产业新格局下的重大意义。
同一天,《2021-2022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AI芯片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AI芯片算力持续提升满足模型规模增长态势;中国AI服务器市场快速增长,中国厂商领跑全球,2020年浪潮、DELL、HPE位列全球AI服务器市场份额前三;未来AI服务器将朝着多元开放、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AI与云的融合是必然趋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公有云的占比将超过50%,私有云、政务云、行业云等也在蓬勃发展,混合IT是企业首选。算法模型发展愈加复杂,巨量模型将是规模化创新的基础。
浪潮信息副总裁刘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行业需要分工协作,浪潮信息会充分发挥在算力平台领域的龙头企业作用,以平台系统创新帮助AI芯片企业建设起连接产业AI化的桥梁,并通过元脑生态帮助芯片企业找到算法、行业解决方案伙伴,真正让多元AI芯片的产业繁荣壮大起来。
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出像人类具备逻辑、意识和推理的认知能力,是人工智能研究一直在探索的方向。“目前来看,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超大参数量的巨量模型,被认为是非常有希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王恩东院士认为,随着巨量模型的兴起,巨量化已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
此外,巨量化也表现在模型应用规模大。互联网头部公司的AI开放平台已经吸引了超百万的AI开发者,这些AI开放平台每天承载着数万亿次的调用量,数百万小时的语音识别,超过百亿张图像识别,超过万亿句自然语言理解等等。如此巨量的调用对算力中心的应用支撑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多元化、巨量化、生态化给整个计算产业带来的挑战是空前的。从调研情况来看,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支出预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硬件支出远超过软件和服务的支出,对此,IDC企业研究助理副总裁周震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中国的IT用户更习惯为硬件付费,为软件和服务付费的意愿低;从AI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渗透最高的是互联网企业,而这类企业习惯用自己的团队搭建软件平台,因此,购买软件和服务的行为也比较少;此外,包括金融、制造等传统行业也在加大人工智能的应用,相信未来几年软件和服务的支出占比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