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历史,重大灾难后危机和机遇并存,这场蔓延全国的疫情终将结束。这场灾难中,我们不止要思考如何抗过去,更要思考如何迎接疫情过后的未来。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已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旅游、航空、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不可避免的被波及,外卖、电商、医药、在线娱乐等需求则被进一步刺激,经济结构在短时间内出现了“畸变”。
武汉肺炎事件,让人会变的越来越宅,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生活足以养成不可逆的生活习惯。17年前的非典以电商为主的阿里巴巴淘宝,及时沟通工具为主的腾讯QQ大爆发,2020年更多的年轻人走向独立,“小趋势、大机会“,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变革。
红外测温仪大显身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特征,因此有效地进行人体测温成为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关键。如何在密集人群快速检测发热?温度传感器家族中的红外测温仪成为主角。
前几天看到中关村管委会一则通知《关于面向海淀区公开征集人工智能算法提升红外测温效率等技术方案的通知》, 主要内容是征集人工智能方案快速实现大范围高温群体快速检测的目标,让人不禁感叹从来没觉得人工智能如此重要。
日前,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等联合研发的智慧体温疫情监控测量系统,在湖北疫情重灾区投入使用。该系统测量体温精准度为2米1秒测体温、误差小于0.5度,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系统于一身,助力疫情监控。
人脸识别是否依然有效
人脸识别包括人脸关键点检测和识别。人脸关键点检测的作用是给定人脸图像,定位出人脸面部的关键区域位置,包括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脸部轮廓等。在全国人民都在带口罩的今天,嘴巴、鼻子和脸部轮廓等关键区域遮挡,给人脸识别带来巨大的调整。如何根据有限的面部区域,结构视频监控中的行人再识别技术,是人脸识别的发展方向。
机器人锋芒毕露
不管是武汉肺炎的蔓延还是其他传染病的切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隔离”,尽最大努力避免人群聚集,防止病毒扩散,这个时候机器人可以大显身手,实现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的应用。
消毒机器人
在公共场所,消毒机器人代替医护人员,切断病毒在人体之间的传播,对疫情防控发挥极大的作用。消毒机器人在机器人内部装置消毒系统,利用气动系统将消毒气体快速扩散,增加消毒覆盖面和均匀性,无死角杀灭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消毒机器人可以人为设定路线,可以像扫地机器人一样,准确高效对室内和室外公共空间进行消毒。
安防巡检机器人
智能安防巡检机器人系统利用移动安防机器人携带图像、红外、声音、气体等多种传感检测设备,在工作区域内进行智能巡检,将监测数据传输至远端监控系统,并可通过计算机视觉、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自主判断决策,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发出警报信息。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巡检,也可以有效地将病毒进行隔离。
无人配送机器人
快递行业的仓储物流体系已经广泛应用自动存取系统,自动拣货货架,自自动化输送设备,智能快递柜一定程度代替了快递员的部分工作,但是武汉肺炎疫情暴露了物流配送末端存在的问题:最后三百米的末梢环节还是科技尚未染指的空白地带。
在疫情防控期以及其他社会重大实践中,快递行业对于物资运输配送不可或缺,但是快递小哥的健康也要确保,无人配送机器人可以接过这一重任。自动配送机器人自带导航系统,可以在复杂的路况下,自行躲避障碍物并自动规划路线,但是这个体型貌似只能送到楼下,没关系,还有可以上楼的机器人。
从无人配送机器人延伸,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飞机、同城无人快递等人工智能高科技技术强势崛起,未来的服务业减少对服务人员的依赖。机器人比人更适合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在疫情防控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当前的技术程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那么智能,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各行各业的机器人终将大显身手,为全人类服务。
AR/VR与家庭影院
VR/AR等场景体验类项目,将再次受到关注,再加上5G的成熟,其应用方面会加快进展,家用娱乐设备如家庭影院,智能家居,越来越多的人实现家庭办公娱乐一体化,虚拟现实将一步步的变成现实世界。AI本质上是一门技术而不是一个行业。技术只有结合到实际行业和应用产品才有价值。AI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