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抢案全破,盗窃案件大幅下降
精准防范打击将犯罪扼杀在萌芽期
“这么小的案子都破了,感到心里暖暖的。”2019年11月2日,市民陈先生电动车电瓶被盗。三天后,他接到龙华派出所民警打来电话:案子破了。陈先生觉得很惊讶,自己根本没有报警,民警是如何抓住犯罪嫌疑人的?
惊讶的背后,是科技和数据的力量。布设在社区、街面、楼宇的智能设备实时感知社会治安态势的“风吹草动”,经过“公安大脑”智能运算,反映违法犯罪行为的数据即刻推送至一线执法民警手中的智能警务终端,大幅提升了公安执法办案效能。
尽管陈先生没有报案,但犯罪嫌疑人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民警掌握。不仅此案告破,得益于强大的数据支撑,犯罪分子在上海的所有作案记录都会被串并关联。
“上海已经连续四年实现命案全破、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即发即破,2019年还实现了抢案必破。”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指挥处副处长王广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已建成9000余个智能安防小区,实现了入室盗窃等可防性案件的“零发案”,“当可防性案件数量被压缩到合理区间后,公安机关就能逐步实现盗案、骗案必破。”
在“智慧公安”建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上海社会治安持续向好。2019年,全市报警类110、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同比分别下降15.9%、13.4%,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5.7%,破案数同比增加16.4%;扒窃拎包、盗“三车”案件数同比下降57.5%、60.8%;入室、入民宅盗窃案件数同比大幅度下降57.1%、56.3%,破案率均超过66%;持续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出现“拐点”,立案数下降17%,既遂数下降6.9%,破案数同比上升21.5%。
人车更加有序,安全更有保障
智能感知、社会协同,“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品牌
瞬时最高客流22万、单日客流200万、总客流1200万……2019年国庆,上海外滩灯光秀刷爆微信“朋友圈”,流光溢彩的夜景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这么多的人,如何确保“零事故”“零滋扰”“零发案”,做到安全有序、万无一失?
“我们运用大客流风险管控系统,每隔一个小时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人流量,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外滩治安派出所所长刘海波告诉记者,系统会根据民航、铁路、旅馆等汇聚的数据,进行智能研判,提示民警进行分流引导,人流再多也不会堵。
科技,让人流有序,也让车流更畅通。
“如今的上海街头,红绿灯不再只是‘灯’了,它能自行感知、收集数据,运用‘公安大脑’进行研判,给出信号控制最佳方案。”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自从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运行以来,全市车辆拥堵指数下降15%,平均车速提升10%。
“智慧公安”建设能够精准管控与城市安全紧密相关的关键要素,让以往令人无法放心的重点领域安全问题可预测可防范,保安全、保民生的底气更足。
2019年12月2日16时许,黄浦分局半淞园路派出所黄浦智能安防社区系统平台出现警示:华浩苑5号楼出现高空抛物。视频回放显示,缓缓飘落的只是一张纸片,但系统仍然自动生成宣传通告和派工单,居委会干部很快敲开了抛物者家门开展宣传教育。“高空抛物监测系统的应用让以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得简单。但光靠公安机关一家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半淞园路派出所所长王毅说。
当前,上海公安机关正进一步完善社区民警兼任居(村)党组织副书记工作,推动社区民警从警务活动执行者向平安建设组织者转变。广大基层民警不断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他们推广运用微信群等新方式,构建了自防自救、互帮互救、公助公救、梯次递进的全民安防新模式。
办事材料减少52%,审批时间缩短58%
实现“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
日前,记者在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周浦派出所采访时注意到,前来派出所窗口办事的群众三三两两、来去匆匆。
“以前每天来这里办事的群众都会排到派出所门口,现在通过网上办、指尖办、智能设备办,许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把事办完,所以人越来越少了。”周浦派出所所长沈泓告诉记者。
据介绍,上海市公安局智慧公安办在2018年实现71项审批事项全部接入“中国上海”一网通办门户网站的基础上,2019年又接入了67项服务事项。他们还不断提高线上办事“含金量”,已有72项事项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其余66项提供网上预约、预审服务;将172项民生事项接入“随申办”APP,在先行试点推出公安微信小程序的基础上,协调推动全市建成“随申办”小程序并接入240个服务事项,方便群众“掌上通办”。
同时,上海公安机关将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减少58%、办事材料平均减少52%,96项事项全市通办;大力推进长三角公安政务服务“全域通办”,48项事项同标准办理,9项实现“一网通办”。此外,在全市220个派出所建成集办理户籍、驾照、护照于一体的综合窗口,真正实现让群众“不找警种、不分区域、一次办成、全市通办”。
广纳天下英才,服务企业发展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上海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全球科技人才向往的热土,出入境政策让人感受到对人才的尊重。”新加坡籍某信息技术公司负责人吴俊杰2019年在上海领到了“中国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为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上海公安机关提请公安部、上海市政府签署《公安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移民与出入境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实现上海高水平开放合作备忘录》,国家移民管理局制定出台在上海及自贸新片区先行先试的7项移民及出入境政策。全面落实25项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入境政策措施,累计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135万余件次,吸引3000余名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居全国前列。
为进一步方便外籍人才在上海工作,上海市公安局会同市科委联合启用“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通过再造业务流程,将原本属于两个部门的窗口业务整合成“一窗受理、一并发证”,外籍人才申请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的审批时限由至少17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企业来沪投资发展,上海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对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危害营商环境的经济犯罪的发现打击力度,为实现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2019年以来,上海公安经侦部门通过打击犯罪、追赃挽损,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亿元。
“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为服务、支撑夜间经济发展,上海公安机关出台了行政监管“违法必处”、“无事不扰”、符合条件的大型活动“一次性许可备案”等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八条举措,在简化审批、强化防控、提升保障、维护秩序等方面,平衡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助力打造“活力上海、安全上海”。